败诉何人支付支付能退为买卖民币纠纷矿机款,却要
记得2021年那波疯狂的币圈牛市吗?无数怀揣发财梦的新手排队入场买矿机,现在回头看,那些投资决定可真是让人捏把汗啊!最近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:2021年4月有位投资者用USDT买了87万的矿机,结果2023年8月二审判决出炉,原告反而败诉了。这事儿简直就是在告诉我们:投资方式不同,法律后果天差地别。 这个案子特别有意思。原告老张(化名)在2021年4月跟矿商签了托管协议,用127008枚USDT(当时相当于87万人民币)买了3P算力。结果矿商只给了800T算力,还没用多久就停摆了。老张气不过,在2021年9月就把矿商告上了法庭。 有意思的是,一审老张胜诉了,法院判矿商退还87万人民币。但矿商不服上诉后,二审却来了个180度大反转——改判矿商胜诉!这就像踢足球90分钟1:0领先,补时阶段却被判了个点球反超,你说憋屈不憋屈? 这个案子最关键的点就在于:虚拟货币在法律上能不能换算成人民币?一审法官觉得可以,毕竟矿商自己都在聊天记录里承认USDT值87万人民币。但二审法官却认为这样做就是在变相支持虚拟货币交易,违反了国家政策。 我举个通俗的例子:这就好比你去国外旅游,用人民币跟当地人换了外币。回国后你要把钱要回来,法院可能判对方还你人民币。但如果这个外币是比特币、USDT这类虚拟货币,法院很可能就不认账了。 从这个案件中,我总结出几个特别重要的投资警示: 第一,付款方式决定维权成败。如果用人民币支付,维权时退款的可能性就大得多。但用USDT这类虚拟货币支付,一旦出问题很可能血本无归。 第二,政策时间节点很重要。2021年9月3日是个分水岭,之前的挖矿合同和之后的合同在法律上待遇完全不同。 第三,合同履行情况常被忽视。这个案子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,法官都没好好调查矿商到底履行了多少合同义务。这就好比租房纠纷,房东只给了你一半的房子住,法院却不关心这个事实,只纠结你付的是不是人民币。 如果你不幸遇到了类似情况,记住这几个维权要点: 1. 主张合同有效:别被"挖矿合同无效"的判例吓住,最新政策其实给出了更细致的判断标准。 2. 要求返还虚拟货币:如果当初是用USDT支付的,就要求返还USDT,千万别要求折算人民币。 3. 保留所有证据: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、合同履行情况都要保存好,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武器。 说实话,这个案件反映出当前虚拟货币监管还有很多模糊地带。作为投资者,我们既要把握机遇,更要防范风险。毕竟在币圈这片"狂野西部",规则经常在变,稍不留神就可能踩雷啊!一、案件背景:从胜诉到败诉的反转剧
二、核心争议:USDT到底能不能折算人民币?
三、案件启示:这些坑你可千万别踩
四、给投资者的实用建议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深夜复盘:那些交易教会我的事
- 内地加密货币从业者的生存困境:一位资深律师的肺腑之言
- 比特币减半倒计时:市场情绪微妙变化的背后
- 比特币与以太坊市场观察:30000美元大关近在眼前
- 10月8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BTC/ETH行情深度解析
- 海外主播招募:打开你的国际直播新天地
- Filecoin挖矿血亏后,投资者真的只能自认倒霉吗?
- 抓住这三个数字货币机会,下一个财富神话可能就是你
- 从喧嚣到务实:AI Agent的进化之路
- 当区块链遇上电商:ZFB如何重塑商业信任体系
- 波场TRON迎来里程碑:1.89亿用户背后的区块链革命
- Vaultka:DeFi新宠,高收益背后的金融智慧
- 11.27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BTC/ETH实战分析与交易心得
- 数字货币淘金热:如何抓住市场的下一个财富风口
- 美元VS人民币:这场货币战争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
- NFT周报:市场寒冬中的那些事儿(10.2-10.8)
- 狗狗币的过山车行情:暴跌之后究竟路在何方?
- 东方双子星之争:加密货币企业选址新加坡还是香港?
- MMORPG链游Big Time深度评测:一款值得关注的潜力之作
- BNX币价突然飙升5%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,未来能达到多少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