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弈寒冬后的中的周四z一秃投背加密鹫市场
当加密市场的温度计跌至冰点,那些曾经活跃的VC们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。说实话,最近几个月打开融资周报的感觉,就像在沙漠里找水源——每周10笔左右的融资规模,跟去年动辄30-60笔的盛况相比,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打开方式不对。 还记得去年a16z那股子疯狂劲儿吗?58笔投资洒向加密领域,光是3月份就砸下21亿美元,给Yuga Labs的4.5亿美金单笔投资到现在都让人记忆犹新。但今年这画风突变——第一季度投资金额直接跳水86.7%,领投金额从4.5亿缩水到1.5亿。这感觉就像看着一个夜店小王子突然变成了居家宅男,反差大得让人不适应。 更尴尬的是第二季度,这些大VC们简直像是在玩"消失游戏"。a16z四个月里就领投了4个项目,Paradigm更是直接改官网简介,把"加密"两个字都给删了。说实话,看到这些"行业灯塔"一个个关灯歇业,我当时心里直打鼓:这市场怕不是真要凉透了? 就在机构投资者集体"装死"的这段时间,加密市场倒是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戏。先是Arbitrum空投引发全民撸毛狂欢,那阵势简直比双十一抢购还疯狂。我认识个哥们儿,靠刷几千个号一夜暴富,现在天天在朋友圈晒游艇照,看得人又羡慕又心酸。 接着BRC20代币又接棒上演财富神话,Ordi从几U涨到10美元的故事,让多少人拍断大腿。最离谱的是那个PEPE币,四天千倍涨幅,硬是把meme币炒成了年度热词。Base公链上BALD币的2000倍神话和随后的跑路闹剧,活脱脱就是加密市场荒诞剧的经典案例——有人说是SBF在幕后操纵,这要真是真的,那简直比《华尔街之狼》还精彩。 但狂欢背后是残酷的现实。Voice、Gro Protocol这些曾经风光的项目一个个倒下,就像看着自己收藏的球星卡突然变成了废纸。特别是听到项目方那句万能的"资金不足",真是让人唏嘘——原来在加密世界,"没钱了"三个字也能说得这么清新脱俗。 就在所有人以为加密市场要彻底凉凉的时候,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。Paradigm这个"叛徒"居然又回来了!改简介才一个多月就认怂,创始人还说什么"是个错误",这波操作看得我直呼内行。 更猛的是a16z,9月份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,10天砸4个项目,7660万美金说撒就撒。从元宇宙到链游,从托管服务到去中心化协议,这哪是在投资,分明是在扫货啊!看着他们这架势,我脑海里忍不住浮现秃鹫在猎物上空盘旋的画面。 有意思的是,就在西方资本高调回归的同时,东方机构却普遍在"节衣缩食"。IOSG创始人那句"很多团队把TOKEN 2049当成最后希望",听着就让人心头发凉。这种东西方资本的温差,不禁让人想起2018年寒冬时的场景——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,只是这次的剧本似乎更加戏剧化。 现在最让人纠结的是:a16z们这波操作,到底是精准抄底,还是高位接盘?说实话,看着他们投的那些项目,我总有种既视感——去年这个时候,他们不也是这么疯狂撒钱吗?结果呢? 但换个角度想,当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,或许正是机会浮现的时刻。毕竟加密市场的规律就是:当最后一个看空者变成多头,牛市就到顶了;当最后一个多头割肉离场,底部就出现了。现在这情况,你觉得我们处在哪个阶段呢? (注:本文观点仅供参考,投资有风险,入场需谨慎。那些想复刻PEPE神话的朋友,建议先看看BALD的下场再做决定。)从疯狂到沉寂的VC过山车
乱象丛生的加密"野生时代"
西方资本的"回马枪"与东方寒流
抄底还是接盘?这是个问题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世界的六大支柱:HyperEVM强势登场,挑战以太坊霸主地位
- 李隆:10月13日加密货币市场实战手记
- FTX惊魂夜:一群精疲力尽的员工如何从黑客手中抢回10亿美元
- 币安陷入巴以漩涡:当加密货币遇上地缘政治
- ENA稳定币:风口上的吸金兽为何让人又爱又怕?
- 比特币价格走向预测:CPI数据公布前的关键博弈
- 2024年比特币减半:狂欢背后的冷思考
- 加密老兵预警:以太坊L2崛起加速,一众公链或将出局
- 加密货币市场火热:三大币种谁将引领下一波行情?
- 数字金融时代的身份认证革命:我们为什么需要KYC?
- NBA球星天价代言内幕曝光:库里拿3500万美元为FTX站台
- STORJ市场暗流涌动:揭秘那些掌握价格命脉的神秘大户
- XRP的黎明将至?93天阴霾后的曙光期许
- SocialFi江湖风云录:当Friend.tech遭遇挑战,谁将笑到最后?
- 10月12日币市观察:反弹乏力,警惕二次探底风险
- 闪电网络狂飙1200%背后:比特币正在悄悄进化?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当比特币遇到CPI数据的考验
- 以太坊持仓量持续攀升:市场正在酝酿一场风暴?
- V神再次抛售ETH:是套现离场还是另有隐情?
- 区块链终极一问:为什么交易不可逆如此关键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