则的一以改密世击门界规警示c攻写加罗币场足
这事儿越想越有意思,就像看悬疑片一样。前两天看到大佬们的分析,真是醍醐灌顶。不过我觉得这事儿的深远影响可能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。 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,国外有些所谓专家拿这事来唱衰比特币。说什么"看啊,前两大矿池加起来都超过51%了"。拜托,这就像说"我家小区有两个业主加起来持股超过51%,所以整个房地产市场要完蛋"一样可笑。 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,矿池算力和实际控制完全是两码事。矿工又不是傻子,一旦发现某个矿池独大,立马就会分流避险。中本聪当年设计的这套PoW机制妙就妙在,它把经济博弈、安全考量和市场调节完美地揉在了一起。 说到PoW和PoS之争,我觉得很多人陷入了一个误区。就像张韧老师说的,门罗币的问题不等于PoW的问题。每种共识机制都有自己的安全边界,关键是看具体实现。 就拿ASIC矿机来说,它反而是PoW的一道护城河。你想啊,专用硬件既提高了攻击成本,又避免了普通CPU/GPU挖矿的那些坑。再说了,就算真有人想搞事情,交易所提高确认数、矿工加checkpoint这些防御手段多得是。 0xTodd老师提到的"自私挖矿"概念让我恍然大悟。这不就是区块链版的暗度陈仓吗?矿工偷偷藏着自己挖的区块,等别人公布新块时突然甩出一条更长的链。说起来也挺讽刺的,一个本该去中心化的系统,居然能被30%的算力玩出51%的效果。 更可怕的是,如果他们把这些矿工节点分散在全球各地,利用网络延迟做文章,实际需要的算力还能更低。不过好消息是,这种招数一旦被曝光,下次再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。 我跟安全圈的朋友聊到一个细思极恐的可能:如果Qubic不搞突然袭击,而是慢慢蚕食呢?比如先贿赂一批矿工挖空块,一点点破坏网络体验。等到矿工们受不了都跑了,他们就能顺理成章地接管网络。 最可怕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能靠着AI训练来补贴攻击成本。以前攻击区块链是纯烧钱,现在有了AI这个"金主爸爸"买单。这就彻底打破了PoW的基本假设——矿工会为了收益维护网络。 说实话,这种"寄生虫式"的攻击方式让我后背发凉。虽然目前看Qubic没必要这么做,但谁能保证以后不会有其他AI公司效仿呢?当算力有了更赚钱的去处,区块链安全的游戏规则可能真的要重新改写了。51%攻击这事儿,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
共识机制之争并非非黑即白
自私挖矿:加密世界的"影子战争"
温水煮青蛙式的慢性攻击更值得警惕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实盘分享:2单盈利7000美元的交易心得
- MATIC迎来7日暴涨17%:牛市狂欢还是昙花一现?
- Meta Quest 3亲测:500美元能否挑战苹果3500美元的Vision Pro?
- BLUR币暴跌背后:NFT市场的冰与火之歌
- ETH行情观察:1600关口保卫战打响
- 10月20日:ETH与BTC午后市场观察 - 老韭菜的真心话
- 比特币10月20日行情观察:震荡中的机会与风险
- 站在十字路口的加密货币:一位从业者的冷思考
- 谷歌云牵手LayerZero:这可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合作
- 美图要抛售9亿加密货币?这个曾经的币圈玩家为何选择离场
- 解密DingyuanEX:意图协议如何重塑DeFi用户体验?
- babylong携手韩国Korbit交易所开启新征程
- 比特币的关键时刻:美国经济数据将如何改写加密货币走向
- BSV与币安的爱恨情仇:一个价值上亿美元的轮回故事
- 比特币暴涨背后的真相: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狂欢
- 比特币11月或将触底反弹?历史周期透露惊人规律
- FTX重组计划引爆市场:FTT代币暴涨背后的玄机
- 比特币多签钱包:独行侠还是找帮手?这是个问题
- 币安高层再现人事地震:法国女高管黯然离场
- 莱特币大鳄们开始抄底,这波行情能走多远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