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什么火新贵链上出圈社交
最近在加密圈子里,一个叫Friend.tech的项目彻底火了!作为一名见证了无数项目起起落落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这次的热度确实不一般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的ICO热潮,但这次的故事显然更有意思。 简单来说,Friend.tech就是个去中心化的"粉丝经济"平台。想象一下:你最喜欢的KOL(关键意见领袖)在这个平台上发行"钥匙",持有这把钥匙就能获得和他们私聊的特权。这不就是社交关系的金融化吗? 我特别喜欢它的一个设计:KEY(钥匙)的价格会随着供需关系波动。上周我就看到一个加密大V的KEY从0.5ETH涨到了3ETH,这可比传统社交平台的"打赏"刺激多了! 来看看这些惊人的数字: 最让我惊讶的是,项目方竟然把一半的交易税收入囊中。这在DeFi领域可不常见,通常都是把收益返还给用户。但这种"霸道总裁"式的盈利模式反而让它短期内赚得盆满钵满。 作为一个过来人,我发现Friend.tech的成功绝非偶然: 1. 踩准了社交金融化的风口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为社交关系付费了,从知识星球到OnlyFans都是证明。Friend.tech只是把这个逻辑搬到了链上。 2. 背靠大树好乘凉项目获得了Paradigm的投资(这可是顶级风投!),还深度绑定了推特这个加密圈流量池。更别说三箭资本创始人这些大佬都亲自下场站台了。 3. 积分玩法太会撩每周五的积分发放就像发工资一样准时,这种确定性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加密世界简直是清流。 不过朋友们,别急着FOMO(害怕错过)!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得给你们泼点冷水: 这个项目9月份活跃用户已经腰斩90%,典型的"来得快去得快"。现在虽然因为积分发放又热了一阵,但能持续多久还真难说。 说到底,社交产品最关键的还是用户留存。如果只是靠金钱激励维系的关系,那和当年的"3点钟无眠区块链群"有什么区别? 除了Friend.tech,最近还有几个项目值得关注: 要说我的个人观点,社交赛道现在还是蓝海,但最终能跑出来的项目一定得有真东西,不能只靠一时的热度。 Friend.tech的火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:在Web3时代,流量就是金钱,社交关系可以证券化。但作为一个老韭菜的经验之谈,任何短期爆火的项目都要谨慎看待。 如果你要参与,记住三点: 毕竟在这个行业,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。你觉得Friend.tech能持续火热吗?欢迎在评论区和我讨论!社交金融化的新玩法
数据告诉你它有多火
为什么会突然爆火?
热潮背后的冷思考
社交赛道的其他玩家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阴云未散:暴跌之后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?
- 揭秘Web3骗局之王:胖企鹅背后的黑暗操盘手
- 比特币10月12日走势观察:风雨欲来还是中场休息?
- 比特币的十字路口:暴风雨前的宁静预示着什么?
- 命运的转折点
- RWA的6个残酷真相:一位从业者的掏心窝分享
- 市场深度观察:主流币下跌趋势未改 10月10日交易策略
- 当数字藏品遇上职场陷阱:NFT公司员工如何规避职务侵占风险
- 鲍威尔放鸽引发市场狂欢,为何ETH成为最大赢家?
- JPEX风波:香港加密市场遭遇的信任危机与反思
- Shiba Memu逆市突围:370万美元预售背后的秘密
- 比特币市场风云:一个老韭菜的血泪经验谈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和ETH的周末震荡走势
- LOOM代币惊人逆袭:沙拉的预测又一次应验了
- 莱特币跌破警戒线:60美元大关还能守住吗?
- 寒冬中逆势融资700万美元,这款Web3社交应用凭什么打动投资人?
- 比特币过山车行情背后:消息炒作还是真牛市?
- FB代币空投最新进展:真实数据告诉你现状
- 从friend.tech爆红看社交革命:传统巨头VS加密新贵的较量
- WLD半个月暴涨100%,现在冲进去还来得及吗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