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基础 >>正文
对话逆势以太一网遇为何崛起据的冷,坊主场链上数深度
基础1945人已围观
简介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整个加密圈还在为EIP-1559带来的"以太坊通缩时代"欢欣鼓舞。谁能想到,短短一年后,以太坊主网竟然冷清到Gas费跌到了个位数Gwei的水平。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关注以太坊的老韭菜,这种反差实在令人唏嘘。主网数据:不寻常的低迷看着Glassnode的最新数据,我注意到以太坊的日活跃地址数量已经跌到了40万左右。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?简单来说,现在的活跃度比2021年牛市高峰... ...
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整个加密圈还在为EIP-1559带来的"以太坊通缩时代"欢欣鼓舞。谁能想到,短短一年后,以太坊主网竟然冷清到Gas费跌到了个位数Gwei的水平。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关注以太坊的老韭菜,这种反差实在令人唏嘘。
主网数据:不寻常的低迷
看着Glassnode的最新数据,我注意到以太坊的日活跃地址数量已经跌到了40万左右。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?简单来说,现在的活跃度比2021年牛市高峰时缩水了近70%。更让我惊讶的是,当前Gas价格竟然回到了2020年5月的水平——那时候ETH才200美元,如今可是1800美元啊!
有趣的是,虽然活跃地址在减少,但新增地址数量反而比年初有所回升。这说明什么?可能是新韭菜在不断入场,但老玩家们却越来越不愿意在以太坊主网上折腾了。
谁在消耗Gas?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
仔细研究Etherscan的数据,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。在Gas消耗排行榜上,除了Uniswap和USDT这些老面孔外,居然有7个Layer2的项目合约挤进了前20名!
从Artemis的数据来看,Layer2消耗的Gas已经占到总量的12.5%,仅次于DeFi和钱包转账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Devcon时,V神就预言Layer2会成为以太坊生态的重要部分。现在看来,这个预言正在加速实现。
Layer2生态: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
对比几大Layer2的数据,我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趋势:
首先是zkSync和StarkNet这两个还没发币的"明星项目",活跃地址数竟然超过了已经发币的Arbitrum和Optimism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空投的老玩家,我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——又是一群"空投猎人"在狂欢。
Base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。这个Coinbase孵化的项目上线才几个月,交易量就已经超过了以太坊主网。不过从业内朋友那里听说,这很大程度上是Optimism上的项目在往Base迁移的结果。
资金流向:揭露Layer2的真实需求
L2BEAT的TVL数据揭示了更深层的真相:尽管zkSync和StarkNet的用户活跃度高,但锁仓量还不到Arbitrum的十分之一。这不禁让我想起2018年的EOS——热闹的DApp排行榜背后,是大量"薅羊毛"的机器人。
从费用收入来看,以太坊依然遥遥领先,但Layer2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zkSync虽然交易活跃,但收入却没有同步增长。这让我怀疑,是否有很多交易只是为了"刷活跃"而进行的零价值转移?
结语:繁华背后的思考
看着这些数据,我不禁感慨:以太坊生态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。主网的冷清和Layer2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,但这种繁荣中究竟有多少是真实需求,又有多少是投机泡沫?
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玩家,我建议大家理性看待这波Layer2热潮。当我们在追逐zkSync空投时,别忘了关注那些真正在构建价值的项目。毕竟,区块链的长期发展,终究要靠实实在在的应用落地。
Tags:
相关文章
加密投资新观察:这些潜力项目值得密切关注
基础最近在梳理市场机会时,发现有几个方向特别值得研究。首先是BN重点扶持的新品IEO项目,比如ARKM这类标的,从历史数据看,这类项目往往能带来超预期收益。说实话,每次看到新项目上线,我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。被低估的潜力股:SUI和BLUR特别想跟大家聊聊SUI这个项目。记得第一次研究它的时候,我就觉得这个项目有点"憋着劲"的感觉。现在来看,它确实是在蓄势待发,马上要在新加坡举办开发者大会,这种动作... ...
【基础】
阅读更多Web3时代的金融革命:MixTrust如何重塑我们的数字生活?
基础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的老兵,最近几年最让我兴奋的就是区块链和Web3带来的这场数字变革。还记得2017年那会儿,大家还在争论比特币是不是泡沫,转眼间,整个行业已经进化到可以重新定义金融服务的阶段了。一站式服务的魅力我特别理解现在Web3用户的烦恼 - 就像一个刚搬进新家的主人,发现要用的工具分散在十几个不同app里。MixTrust的出现就像给这个新家配备了一个智能管家。想象一下,早上... ...
【基础】
阅读更多Galxe安全事件:一场本可避免的数字资产灾难
基础说实话,当我看到Galxe遭遇黑客攻击的消息时,第一反应是"又来了"。10月6日那天,一名狡猾的黑客通过伪造身份,竟然轻松突破了Dynadot的安全防线,窃取了Galxe域账户的控制权。这事儿听起来简直就是好莱坞电影情节,但它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。一场价值27万美元的安全闹剧我记得那天看到Galxe用户群里炸开了锅。1120名受害者像热锅上的蚂蚁,他们的资金被重定向到一个看起来一模一样的钓鱼网... ...
【基础】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