货币骗中的者该自保投资加密韭菜局割如何市场
最近Hacken安全团队发布的季度报告让我感到震惊——今年第三季度,加密货币市场的欺诈案件中,"rug pull"(俗称割韭菜)竟然占了65%以上的比例!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不得不说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毒瘤。 想象一下,你满怀期待地投资了一个看起来很靠谱的DeFi项目,结果某天早上醒来,发现项目方突然人间蒸发,你的投资瞬间化为乌有。这种感觉就像有人在你脚下猛地抽走了地毯,所以业内形象地称之为"rug pull"。 最常见的手法就是项目方前期包装得天花乱坠,吸引投资者买入代币后突然大量抛售,或者直接把流动性池里的资金卷走。去年我有个朋友就被一个叫"Popsicle Finance"的项目坑了50万美元,至今想起来都气得牙痒痒。 2021年简直是rug pull的"爆发年"。3月份的Meerkat Finance事件至今让人记忆犹新,700万美元一夜蒸发。更过分的是Iron Finance那次,项目方连装都懒得装了,直接把稳定币机制搞崩盘。 特别要说的是OlympusDAO那件事,虽然严格来说不算传统意义上的rug pull,但OHM代币的暴跌让很多投资者血本无归。我当时就在想,为什么这些骗局总能屡屡得手? 经过这些年观察,我发现要避免被割韭菜,最重要的是做好事前调查。首先看项目团队是否实名,最好能找到他们的LinkedIn资料。其次要关注审计报告,但也要注意现在有些审计机构也会"放水"。 我的建议是: 1. 小额试水,不要All in 2. 分散投资多个项目 3. 关注项目的链上数据,比如大户持仓变化 4. 远离那些承诺高额回报的项目 说到底,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监管和自律。但在此之前,我们投资者必须学会保护自己。记住一句话:如果某个项目看起来好得不像真的,那它很可能就是假的。什么是"割韭菜"骗局?
那些臭名昭著的割韭菜案例
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指南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货币市场回暖:比特币以太坊显露反弹迹象
- 告别发币噩梦:TP钱包与熊猫工具的傻瓜式发币革命
- JASMINER X16-Q深度测评:静音矿机也能玩转多挖
- CoinW六周年豪掷百万美金:一次跨越五大洲的数字盛宴
- 20国集团即将开启加密监管新篇章,全球数字资产治理进入关键阶段
- 账户抽象:Web3钱包进化的必经之路还是空中楼阁?
- 机构资金蓄势待发:比特币ETF或将打开闸门
- 比特币和以太坊正在成为富人的游戏?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?
- 寒冬将至?三张图揭示加密市场的真实困境
- 波卡困局突围:资深观察者的深度思考与战略建议
- 10.18加密市场观察:大饼或迎关键拐点,谨慎布局趋势空单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大饼以太上演震荡华尔兹
- 当比特币ETF获批后:一场可能被低估的市场变革
- 手把手教你0成本参与Supra空投:2400万美金项目潜力解析
- 加密货币媒体巨头易主:1.25亿美元收购案背后的神秘买家们
- Uniswap收费新规引发热议:0.15%费率背后的权衡
- 币市观察日记:8月8日比特币与以太坊行情深度解析
- 以太坊画门行情背后:一个交易老手的实战心得
- 以太坊反弹行情观察:1595美元成关键转折点
- 惊人!柴犬币市场惊现大扫货,5300万美元SHIB一夜蒸发
- 搜索
-